中價協(xié)對西藏自治區(qū)某水利樞紐及配套灌區(qū)工程結算爭議進行技術評審
2020/03/03
近期,中國建設工程造價管理協(xié)會工程造價糾紛調解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中價協(xié)調解委員會”)受申請人委托,對西藏自治區(qū)某水利樞紐及配套灌區(qū)工程項目結算爭議進行技術評審,出具了技術評審意見,為申請人解決結算爭議提供了技術支持。
該工程項目是西藏自治區(qū)內某江一級支流干流上的控制性工程,設計灌溉面積近50萬畝、總線長約43km,工程位于海拔高程4300m地區(qū),系高寒缺氧的樞紐工程配套灌區(qū)工程。工程項目施工合同2015年5月簽署,2019年10月底完工,2021年8月驗收合格,工程內容主要包括土石方開挖及回填、明暗渠混凝土、渡槽混凝土及非永久性臨時工程等組成。施工期間,發(fā)生明渠變暗渠、石方破碎調整等事項。2022年5月,項目結算提交經第三方機構審核,審核金額與施工單位提交給業(yè)主方的金額差距較大,合同雙方由此對結算原則、結算價款的確定方法等發(fā)生爭議,經多次協(xié)商無法達成一致。
施工單位申請中價協(xié)調解委員會對本案的結算爭議事項進行技術評審。中價協(xié)調解委員會認為申請符合受理條件,決定予以受理。由于本案施工環(huán)境特殊、涉案金額較大、技術性較強,調解委員會根據調解(評審)規(guī)則及案件情況,選取了3名具有豐富的水利水電工程項目經驗和評審經驗的調解員作為本案評審專家。調解委員會組織評審專家熟悉資料,查閱了招標文件、投標報價文件、施工合同及補充協(xié)議、完工結算和項目變更文件;組織專家對案情進行了討論、對爭議問題進行了交流,將焦點鎖定為工程量清單是否漏項、變更項目是否能依照定額重新組價。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影響,評審會議采用線上方式。評審專家聽取了申請人對案情、爭議事項和事實理由等的陳述,詢問了投標價格的形成、合同價格的執(zhí)行、補充協(xié)議及結算初審等有關情況。評審專家結合本案情況,對本案結算爭議事項進行了逐項剖析,消除了申請人的認識偏差、有效化解了矛盾,指出了結算初審存在的問題。
除了申請人評審申請事項外,專家組還注意到,根據申請人提供的混凝土合同工程量和實際完成工程量看,除渠道工程實際完成混凝土工程量較合同工程量稍有增加外,其余工程的混凝土實際完成量較合同工程量減少比例在23.42%以上,根據《建設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規(guī)范》(GB50500-2013)等規(guī)定,因涉案項目的支渠工程等混凝土工程減少量均大于15%,合同雙方可對減少后剩余部分的工程量的綜合單價予以調增。據此,專家組向申請人提供了可參考的結算價款調整處理建議,受到了申請人的高度認可。
近年來,中價協(xié)調解委員會秉承公平公正的原則,積極貫徹落實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印發(fā)的《關于取消工程造價咨詢企業(yè)資質審批加強事中事后監(jiān)管的通知》(建辦標〔2021〕26號)文件精神,通過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工程造價糾紛的解決模式,維護各方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妥善化解矛盾糾紛,為社會提供快速高效的糾紛解決途徑,共同促進社會和諧。